上海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新探索、新尝试正在不断落地。今天上午,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的上海梧桐人家养老院正式开业。与其他独立养老院不同的是,这家养老院的特色在于引入了海外的CCRC模式,即养老社区。
所谓养老社区,指的是针对不同护理需求的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养老社区中,既有针对健康长者的自理生活区,也有针对介助介护长者的机构养老服务。二者在定位上形成差异,在功能上形成互补,实现“自理-半护理-全护理”的闭环,真正让持续照料服务落地。
CCRC模式或将成为下一阶段养老服务发展方向
上海在养老服务领域深耕多年,但不少业内人士坦言,目前最常见的仍是以日本模式为主的刚需养老机构。随着老龄化程度渐深,老人们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多元、品质要求更高。许多人由此判断,面向更多年龄段老人的CCRC模式或将成为下一阶段养老服务发展方向。
不久前,本市出台《促进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指出,要增加多层次养老照护服务。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兴办面向不同收入人群的养老机构和康复护理机构。支持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养老服务机构在沪发展,积极引入国际先进服务模式。
在享受专业照护的同时保留完整家庭结构
更个性、自由,这是养老社区模式在美国遍地开花的重要原因。上了年纪的老夫妻总是想要住进同一间养老院,但往往会面临无法同住一间房的困难。许多养老院为了维持运营水准,通常会采取按性别分配老人房间的方式。除非正好空出来一个完整的两人间,不然老夫妻势必要重新习惯全新的生活方式。
梧桐人家养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养老社区模式下,他们可以保证一对夫妻正常的家庭生活,需要护理的长者可以得到专业高效的照护,而完全自理的长者也可以省出照顾另一半的心力,在多元化的活力社区中找寻更多精彩与乐趣。
周阿姨夫妻俩是梧桐人家自理生活区的居民,他们的父母也住在隔壁。如今,周阿姨正为二老筹划搬到养老院。“二老都已90多岁,搬来这里前已经住在乌镇的一家养老院,对他们来说,从养老院切换回独立生活的状态多少有些吃力”,周阿姨说,当时看中了梧桐人家的一站式照料,如今养老院开了,父母选择搬到养老院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一件事,因为生活没有改变,亲情的维系也没有改变,只不过换了一栋楼,但却能得到更专业的照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18年9月29日,泰康在广西南宁成功获得兴宁区三塘地块,该地块占地约228亩,将打造成广西壮族自治区首个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高品质医养社区泰康之家桂园,全部建成后可提
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也将此作为自己尊老的人生信条。 如今中国 14 亿人口中近 2.5 亿的老年人口,据有关
是养老,还是卖房?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养老服务业却出现一床难求和空置率畸高的供需矛盾。2017年,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2张,养老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象征着夕阳红的养老产业摇身一变,成了前景可观的朝阳行业。 《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 2020 年我国养老地产市场规模为 7.7 万亿元, 2030 年将达
养老地产,或许是地产界最大的谎言。 先快速定义一下什么是养老地产。 鉴于我国不断提高的老龄化水平,养老地产已经成为了地产投资、开发界的新宠。 除了大城市郊区的养老盘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家电、汽车等行业实行以旧换新的政策屡见不鲜。但购买一套数百万元的房产也能采用这一方式,却不多见。据当地媒体报道,无锡一个养老公寓从去年底推出房屋以
华侨控股在注重集团自身发展的同时 , 也在不断履行集团的社会责任 ,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做出不懈努力。我们在关注华侨控股的时候 , 发现这一家控股
今天,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本市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发改委表示,上海已经迈入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不但需要加强和完善养老公共服务,还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