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鼓楼区“养老+互联网”,吸引多地考察团学习取经

2021-04-27 16:46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
热点:

  最近几个月,南京市鼓楼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的工作人员不断迎来北京、上海、青岛等地的考察团。在位于该市四平路46号的鼓楼区智慧养老大数据运营调度中心,两块大屏幕集成展示该区养老工作的生动实践:家庭养老床位、时间银行、“互联网+”养老。破解中心城区养老难题,鼓楼区多管齐下,给出令人振奋的答案。

  医养结合,养老院“搬”进老人家

  “你母亲的降压药要赶快停掉,别给她吃了。”724号中午,瀚瑞养老院医师潘俊结束了对李月桂老人的巡诊,再三叮嘱其家属。87岁的李月桂家住建宁路街道,患有脑梗和高血糖,一年前拥有自己的家庭养老床位,在家享受养老院服务的同时,还有固定医师定期上门体检。“这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其女儿金华说。

  作为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城区,鼓楼区现有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3.1万,长期面临着养老“床位荒”的问题,养老用地用房稀缺,养老院供给严重不足。

  有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当前城市养老存在一种“9073”模式,即90%的老人需要居家养老,7%要社区养老,只有3%需要入住养老机构。

  早在2003年,鼓楼区就尝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长期探索中,2017年南京市民政局提出“家庭养老床位”概念,点亮了鼓楼区的创新之路。

  作为机构床位的延伸,“家庭养老床位”把养老院的所有服务“搬”进老人家里,包括以机构床位为标准的硬件设施和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等医养服务项目。

  79岁的庄友怀家里多了些“新玩意儿”:厨房里装了漏水漏气监测器,门上装有门磁感应器,床上有智能生理检测床垫,床头有语音视频通话和一键呼叫设备,墙上还有感应小夜灯和红外人体感应探测器等,所有设备的数据都能做到实时监测。“我一个人住在这儿,子女们也不用担心啦。”

  在家庭床位适老化改造中,每床3000元的改造额度全部由政府认领,此外还对面向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家庭床位的养老机构,分别按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