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把养老事业搬到老年人的家门口
“9073”是我国的养老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将是未来较长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战场
让所有老年人能够享有“身边、床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多样化水平
养老,与每个人都相关。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我国养老方式仍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到老有所养的重要基础工程。
社区养老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具备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养老服务的主战场。新一轮支持政策将蓄势待发,为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保驾护航,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发力社区养老主战场
当前,我国养老事业呈现“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受固有养老观念和养老服务现状、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养老不离身边人”“服务距离一碗汤”的社区养老,大有发展空间。
社区养老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把养老事业搬到老年人的家门口,让老年人少了离家之忧,有了更多的归属感,更契合我国社会的文化心理,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战场。
在广东,2019年起广州市着力推进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一方面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一站式全托服务,同时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社区的居家老人,为其提供上门服务。2020年,这种嵌入式养老服务全面铺开,推动专业养老服务进入社区和居民家庭。
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严福长告诉记者,广州已经连续11年将养老服务纳入全市十件民生实事,出台60多份政策。目前,广州市已经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改善生活品质,各地各级党委、政府不断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务实功、求实效,持续发力改善民生。记者梳理2021年地方
2021年全国两会在春暖花开的3月如期召开,传递出鲜明信号,智慧养老成为部分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这意味着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
武汉儿童医院内科楼18楼,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带领一群孩子做广播体操的一幕登上近日的热搜。据媒体报道,该医院消化内科病房现被改造为确诊新冠肺炎患儿病区,为照顾病区15位没有家长陪
日前,全国政协常委 、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提交了七份提案,涵盖旧城改造、健康养老、精准扶贫和物业管理等热点议题。 围绕养老行业发展 ,傅育宁提出“精准扶贫解决养老护理
鉴于此,李燕建议拓宽养老资金筹措渠道,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除政府出资外,建议引入专业社会服务企业或组织参与运营,通过设施保障、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
2020年10月19日 ,香河大爱城营销合作伙伴以及众多业内同行来到项目,进行实地参观及交流 。负责人陪同合作伙伴、业内同行一行人参观了营销中心,并对品牌展示区 、沙盘、区位图
十四五”期间,将在全国创建5000个示范型老年友好社区,还要建一批老年友好型城市。在跨越数字鸿沟方面,智能技术和老年人自身学习要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