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上,拥有更多的政府资源和管理经验
建立服务标准体系、拥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形象等软件资源,也是国企参与社区养老的优势
养老事业是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是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养老产业、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表现
“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中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面对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如何办好养老产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社会迫切关心的问题。
其中,发挥好国有企业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从而促进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近年来,众多国企陆续布局养老产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探索市场化运营之路。业内人士表示,国资国企拥有品牌、资金、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等优势,能有效推进养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国家队”发力养老产业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老年福养老服务中心食堂,加工所有食物都按照“生进熟出”的食品安全管理流程,通过原材料请购、粗加工、主副食操作、二次更衣、分餐、餐具清洗消毒六道把关环节。同时,严格执行每样食品盛出125克留样48小时食品检查等管理制度,确保老人们吃得“放心、顺心、舒心”。
老年福养老服务中心主任苏妤介绍,中心隶属首钢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是首钢立足企业转型发展、有效利用自身资源建设的一家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
近年来,首钢将工业化标准转化为养老服务规范,创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推的“老年福”养老品牌已经成为北京市养老主要品牌之一,连续被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评为安心养老品牌和社会责任奖。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企盘活存量资源,提供普惠养老服务,以解决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
在政策层面,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到2016年10月,民政部会同原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训或疗养休养功能的各类机构,经过一定程序整合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落地,为国企参与养老产业提供更为坚实的政策保障,也提出具体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做好这几点,就能在家门口养老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改善生活品质,各地各级党委、政府不断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务实功、求实效,持续发力改善民生。记者梳理2021年地方
2021年全国两会在春暖花开的3月如期召开,传递出鲜明信号,智慧养老成为部分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这意味着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
武汉儿童医院内科楼18楼,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带领一群孩子做广播体操的一幕登上近日的热搜。据媒体报道,该医院消化内科病房现被改造为确诊新冠肺炎患儿病区,为照顾病区15位没有家长陪
日前,全国政协常委 、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提交了七份提案,涵盖旧城改造、健康养老、精准扶贫和物业管理等热点议题。 围绕养老行业发展 ,傅育宁提出“精准扶贫解决养老护理
2020年10月19日 ,香河大爱城营销合作伙伴以及众多业内同行来到项目,进行实地参观及交流 。负责人陪同合作伙伴、业内同行一行人参观了营销中心,并对品牌展示区 、沙盘、区位图
十四五”期间,将在全国创建5000个示范型老年友好社区,还要建一批老年友好型城市。在跨越数字鸿沟方面,智能技术和老年人自身学习要相向而行
鉴于此,李燕建议拓宽养老资金筹措渠道,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除政府出资外,建议引入专业社会服务企业或组织参与运营,通过设施保障、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