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拆老房建新居 村里有了养老院

2021-04-27 16:37 来源: 浏览:
热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下一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深化改革划定了路线图。而伴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宁波这片富有改革精神的土地上,改革的号角也同时奏响。连日来,本报“改革宁波行”记者兵分两路,走访宁波各个县(市、区),挖掘各地已经成熟或者正在探索的改革创新举措,搜寻那些值得各地借鉴学习的改革创新亮点。

在中国,“拆”字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字眼,围绕这一字眼的,是各种用地矛盾和纠纷。而宁波市象山县,近年来却在推进“一户多宅”整治中,在“拆”字基础上,做起了民生大文章,探索出了一条农村新模式。

村里建起养老院,首批近40位老人入住

彩电、热水器、洗衣机、马桶……象山县茅洋乡溪东村75岁的村民石维兴,已经习惯了使用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设施,从2012年初入住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来,他和村里近40位老人成为了首批享受集中式居家养老的对象。“外面的养老院我们肯定不去,没有在自己村里好。”石维兴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6幢一层平房组成的养老服务中心,就坐落在村头的小溪边,每套住房的面积在30平米左右。养老住房内,电视机、洗衣机、热水器、独立卫生间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同时,养老服务中心还配备了公共食堂。记者走进溪东村时,正好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开饭之时,桌上的菜品丰富,有海鲜有肉有汤,饶有兴致的老人们,正喝着黄酒侃大山。

在象山县,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非独此一家。根据象山县民政局的统计,2012年,“集体建设、无偿居住、旧宅收回”的集中式居家养老新模式开始探索以来,全县已经建成农村集中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4个。而到2015年,该县将力争这一模式在250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推进“一户多宅”整治,腾出空地惠民生

这一切的改变,还得从象山县4年前的旧村改造政策说起。2010年,象山启动农村“一户多宅”宅基地集中清理工作,并在新桥镇和茅洋乡开展试点。“一户多宅”,是农村居民因建新未拆旧、擅自搭建、私下买卖等因素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而根据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茅洋乡溪东村党支部书记石维坚介绍说,以前的溪东村,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而要改变这一状况,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拆除村里破败的老房子。因为不少老房子都住着老人,拆了老房子,老人住哪里?在象山县推进“一户多宅”清理过程中,解决老人去处,成为最要紧的问题。“2011年,我们试探性地建了3幢集中养老用房,把70岁以上的老人集中进行养老,提供餐饮、医疗等方面的照顾。”石维坚说,没想到建成后老人们抢着要住进来。一期42套集中式养老住房很快住满,今年,该村二期45套住房也将开工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朔州25家农村敬老院纳入事业单位
朔州25家农村敬老院纳入事业单位

目前,全市共有38家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已有25家进行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12月10日,记者从朔州市民政局获悉,为切实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促进 敬老院 依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