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养老困局,独生子女家庭,如何思考养老问题?

2021-04-22 16:18 来源:未知 浏览:
据统计,2020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7.3 岁,十四五年期间还将再提高 1 岁。到 2025 年,中国 60 三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3 亿,百岁老人将不再稀奇。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
热点:

据统计,2020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7.3 岁,十四五年期间还将再提高 1 岁。到 2025 年,中国 60 三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3 亿,百岁老人将不再稀奇。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老,尤其是失能老人养老成为压在越来越多中国家庭身上的一副重担。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说:「子女退休以后,父母还健在的这种家庭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而且会指数型增长。中国在建国后的 1949 年至 1958 年和 1962 年至 1971 年经历过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每一个高峰期出生的人基本都退休了。现在第二个高峰出生的人,就是 1962 年以后的他,马上也要进入退休阶段,而且比前一个高峰的人更多。」

与此同时,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认知障碍疾病随着老龄化变得越发普遍。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人口增速,甚至高于其本身的增速,会爆发式增长。」乔晓春说。

在养老照护领域从业多年的福寿康集团公司项目经理汪奇诺告诉「偶尔治愈」:「相比于失能,失智老人对一个家庭的毁灭性影响更大。」而在高龄老人中,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和行动能力(失能)的情况,往往和认知能力退化乃至丧失(失智)的情况交缠出现。

失能老人长期卧床,最终很大可能会出现失智的情况。而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病情发展到重度也会出现生活自理能力丧失、身体各功能严重下降、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一、白发人赡养白发人,中国家庭养老困境

当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越来越普遍,独生子女家庭,如何思考养老问题?

很多人的终极愿望,其中之一可能是长寿,但当人类发现,离“活得久”这个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病痛、失能、失智等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在养老院里我们经常看到百岁奶奶,女儿已经70多岁,直到自己心脏病加重才不得已把母亲送进来。“小老人”跪着给“老老人”喂饭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可以预见的是,六七十岁的低龄老人,照顾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将成为老龄社会最典型的场景。

没有了工作压力,刚步入退休生活的低龄老人原本应该迎来一个较为轻松的十年,也许是跳广场舞、低价旅游、老年大学,去圆年轻时没有条件实现的梦想。

但如果低龄老人家中有老人需要照料,他们从一个岗位上退休后,不得不直接去另一个岗位——全职护工——上岗。

一个行业陷入发展困境,一般意味着依靠行业供需双方自身力量短期内破解“困境”十分困难,那么长期发展缓慢、陷于“低水平均衡陷阱”就成为必然。

1.供需总量失衡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计,我国老年人市场年需求消费能力已经达到或超过6000亿元,而目前每年能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供给尚不足1000亿元,供给缺口巨大,养老群体巨大需求无法满足。

2.供需结构失衡

就供给侧而言,市场定位不清,尚未形成细致的行业分工,无论是服务对象或服务内容,还是服务模式,均存在供需错位的失衡问题,社会资本并没有找到精准发力的空间,没有探索出成功的有效服务模式,服务水平整体低下。就需求侧来看,专业化、亲情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养老服务十分缺乏,服务多限于满足弹性较大的基本生活需求,而陪护、护理、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刚性需求满足难度较大,距离满足老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目标差距较大。

二、送老人去养老院存在重重障碍

对于大部分老人而言,居家养老是首选,只有无儿无女的鳏寡老人才会心甘情愿在养老院度过余生。

一不小心,子女就容易跌落道德的泥潭,背上“不孝”的指责。不仅如此,送老人去养老院存在重重障碍,除了需要突破的是观念差距,更重要的是费用和可及性。

从这一代开始,将从传统的多个子女照料一个老人变成1个独生子女就要照顾2个老人。在豆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小组里,至少5万个独生子女在这里分享彼此的焦虑。

他们大多出生在城镇中产家庭,父母有不低的退休金,即便如此,养老问题仍然令他们担忧:想出国留学,心里又放不下年纪渐大的父母;工作地点和父母相隔遥远,不知未来如何取舍?如果父母同时生病,自己分不开时间精力照顾怎么办?

对于大部分通过“向上流动”进入大城市的第一代独生子女,面临着叠加起来的多个问题:高不可及的房价、双职工的带娃压力、异地父母的养老。

三、养老说到底,还是“人”的服务

遵照以人为本,为老服务的原则,家庭小型化带来照料人手不足,老年人收入普遍不高,再加上现代社会劳动力外出就业、流动频繁,现实迫使老年人失能后的长期护理问题从传统社会的家庭责任演变成当代社会的重大风险。

无论是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唏嘘场景,还是独生子女未雨绸缪的担忧,都在为未来敲响警钟。

长期压抑的家庭看护者,他们的压力就像是在空杯子上慢慢加水,快到杯缘处,似乎还能承受,等到再满上,压力就如同杯中的水满溢出来,崩塌殆尽。

因此选择一家养老机构,依然是现阶段最为不错的选择。

阳光颐养园注重养老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将闽南人的生活习惯(看戏、泡茶、打牌、拜佛等)有机融入到空间功能中,让长者能够充分延续以往的生活。通过一些细微的环节,精细植入符合长者生活习惯的人性化设计(扶手、坐浴、无障碍设施、休息等候沙发等),打造亲切、安全、舒适的居住氛围。

为长者身心健康而设定的活动空间、聚会场所,将家庭式空间布局和亲友聚会场所融入其中,让长者依然能够体会到子女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以家庭为核心,通过人性化、生态化、智能化的设计,将长者居住、聚会、学习、生活的空间融为一体,打造一个符合长者生活习惯的温馨、舒适、悠然而又充满活力的“闽南院子”。

总得有人负重前行。曾听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爷说,他的孙子都要生小孩了,但是他还只是儿子,而不是老太爷。他爸半瘫多年,只能由他一个人照顾,还一天骂他好多次,既不能放到养老院,也不能转移给下一代,只能自己硬扛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朱巷镇:多举措完善智慧化养老服务
朱巷镇:多举措完善智慧化养老服务

为了把党和国家及上级智慧养老的“声音”落到实地,结合实际,朱巷镇在推进智慧化养老的征程中,审时度势、“度权量能”,积极作为,切实抓好养老事业,为老人做实事、做好事,为最终

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新格局
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射阳:养老服务绘新篇 构建“最美夕阳红”城乡样本
射阳:养老服务绘新篇 构建“最美夕阳红”城乡样本

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射阳县在江苏省民政厅领导的殷切关怀下,聚焦老龄化问题,保障得力、融合助力、兜底有力,养老服务工作取得

科技助力乐享生活 重庆渝北构建智慧养老系统
科技助力乐享生活 重庆渝北构建智慧养老系统

午休时间,重庆市渝北区悦来康养中心静悄悄。

广东:“广州老年大学堂”“云课堂”丰富“银发族”文化生活
广东:“广州老年大学堂”“云课堂”丰富“银发族”文化生活

记者从广州老年开放大学了解到, 2020 年,他们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打造的广州老年大学堂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过 37 万。 其中,观看人数最多的是舞韵旗袍,有超过 6 万老年人观看

江苏:南京超700所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
江苏:南京超700所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

智能时代,老年人不能被边缘化。 10 月是敬老月, 10 月 25 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法定的老年节。敬老月期间,我市实施智慧助老专项行动,努力解决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

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郑州银发族在社区老年大学智能手机班争相充电
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郑州银发族在社区老年大学智能手机班争相充电

冬天的郑州很冷。天刚蒙蒙亮,家住航海东路的袭秀芝老人就收拾妥当出门了, 72 岁的她每周四上午都有件雷打不动的大事儿拿着智能手机,带着教材和笔记本,乘坐个把小时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