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厨房”成社区老年人俱乐部

2021-04-27 16:57 来源:华西都市报 浏览:
热点:

  “粽子节”来了,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的“奶奶厨房”里,灶台前又开始一轮繁忙与热闹。社区“奶奶团”的老人们,成群结队出现,洗粽叶、和馅儿、煮料、缠线……动手又动嘴,边包粽子边说笑,欢乐尽在脸上。

  72岁的刘道笠是“奶奶厨房”的创始人,不时给老姐妹提出点指导意见,或者丢出一句惹得满堂哄笑的开心话,厨房里一片欢乐。

  “创立‘奶奶厨房’,并坚持了这么多年,您有什么感受?”当外来的参观者把问题抛给刘道笠时,她这样回答:“感受?我没有什么感受,这里就是一群老人可以一起聊天、吃饭,开心地耍嘛。

  

  专为社区老人煮饭

  把深刻的意义糅进平常的生活,将大道理简单化,恰是刘道笠做事的风格,也是“奶奶厨房”诞生的起源。

  在黉门街小税巷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刘道笠从“四妹”变成了“四孃”,一直不变的是她的热心肠。哪怕结束了自家的串串店生意,打算彻底在家养老,她依然闲不住。

  “街坊邻居问到我,说四妹你煮饭好吃,我们搭个伙嘛。”问者无心,听者有意,刘道笠当真开始动手给街坊邻里煮饭吃了。一开伙,“食客”就来了。

  “楼上的陈老师,98岁了,老伴儿96岁,我给邻居做饭的时候,就顺便给他们也送一份。”刘道笠不图什么,“人家缺那口吃的吗?倒也不是,大家都图一份情谊。”

  慢慢地,刘道笠主动给社区高龄老人送餐的事传开了,有年轻人找过来想记录下她的故事,还送给这个爱心厨房一个名字——“奶奶厨房”。

  

  “奶奶团”里也有年轻人

  “奶奶厨房”正式在黉门社区叫响了,做的事情依然是刘道笠最初坚持的——为社区的高龄老人煮饭、送饭。至于价钱,一直坚持只收成本价,“抄手我要是买成1元一个,那就收1元一个”。

  到后来,在“奶奶厨房”吃饭的老人越来越多,不光吃饭,也一起动手煮饭,再帮着刘道笠一起,送餐到“老老人”家里。拥挤的“奶奶厨房”变成了社区老人的第二个“家”,他们定期在这里聚会、团圆、庆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