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养老服务消费警示,称近年受理了多宗养老服务投诉,提醒消费者应全面了解养老院信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政府网站或渠道查询机构是否存在不良信用信息。
陷阱曝光
诱导消费,打“亲情牌”“爱心牌”一些养老机构通过打“亲情牌”“爱心牌”等手段营销,诱导老年人消费。主要形式有:一是隔三差五通过电话询问关心,与老人聊天、送小礼品,取得信任后再向老人推销养老产品;二是编造床位紧缺、马上要涨价等虚假信息,营造紧张迫切的场景氛围,让老年人产生“买了没有后顾之忧”“买到即赚到”的心理,促其仓促下单交易;三是利用老人的同情心打“悲情牌”,如销售人员向老人诉说业绩不好、任务未完成将被辞退,恳求老人帮其完成任务,以保住工作等;四是诱导老人尽快交款。为达到目的,销售人员主动开车接载老人到银行取款、到子女处拿钱、去亲戚家借钱,甚至自掏腰包先行垫付。
合同违规,设置不公平格式条款一些养老机构和销售人员通过捏造事实、隐瞒合同风险、设置不公平格式条款等方式侵害老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在养老合同中规定“本认定书生效后,乙方提前提出中止,甲方所收付费不予退还”;又如规定“消费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激活入住,可退返部分款项”,但未激活未入住反而不退;再如合同对床位、护理、管理等的收取标准含糊不清,只约定以“养老院当时公布的收费标准为准”。
虚假宣传,承诺内容与实际不符作出享受公费医疗、随时退款、针对性看护等承诺,但实际不能兑现。如一些机构承诺有医保定点医院,实际上这些医院地处外市;承诺缴费后一定时间内可随时退款,实际却以各种苛刻条件限制;承诺提供针对性看护,实际却连剪指甲、洗澡等基本服务都不能保障。
消费提示
勿选信用不良机构,最好先体验消费者应全面了解养老院信息,勿选信用不良机构。除查看养老机构的注册登记信息外,还应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政府网站或渠道查询、了解养老机构是否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因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或诉讼等。如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最高人民法院主办)查询就可发现,一些养老机构存在多起被起诉案例,建议不要选择或慎重考虑。此外,消费者还应考虑身体状况。比如,身体好的老人在选择时可侧重外部环境和居住条件;如果是失能老人,对外部环境和居住条件可适当放低要求,而选医疗条件好、服务保障佳的养老机构。选养老院尽量先体验后再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百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武汉儿童医院内科楼18楼,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带领一群孩子做广播体操的一幕登上近日的热搜。据媒体报道,该医院消化内科病房现被改造为确诊新冠肺炎患儿病区,为照顾病区15位没有家长陪
2019年9月12日,备受期待的南京市主城区首家高品质CCRC社区——银城君颐东方国际康养社区正式开园,相关部门领导、资深养老从业者、媒体代表与安居于此的社区长者及家属等数百位嘉宾齐聚庆典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改善生活品质,各地各级党委、政府不断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务实功、求实效,持续发力改善民生。记者梳理2021年地方
据统计 ,预计到2034年,我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2.8%,到2050年 ,这个数字将达到4.37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3。由此可见 ,我国老龄化程度呈现出逐年迅速递增趋势。5月23日,全国
面对不断上升的老年人口数量,如何让老年人度过高质量的晚年?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从“怎么做”着手 ,给出了具
一封感谢信,我们能读到温暖与爱,更应看到当前社会在“适老化”方面的不足:我们应该在孝老敬亲的基础上,提出与时俱进的公共服务细则。要让服务老人、善待老人的“适老化”服务,成为
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典型经验的通知》(民办函〔 2020 〕 57 号)要求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 、国家
元月12日上午,临沂市财政局、山东天恒信会计师事务所一行在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洪金的带领下来到临沂凯旋医养产业集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他们为老人带来大宗米面油等生活慰问品,
弘扬中华孝道,敬老薪火相传。10月7日,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联合海军大海歌舞团和骄点时尚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隆重举办了“爱在重阳,孝满燕达”的重阳节欢庆活动,为在住长辈送上诚